万源旧院黑鸡的孵化技术教程
旧院黑鸡作为地方特色品种,其孵化技术需结合科学管理与传统经验,以下为详细教程:
一、孵化前准备
种蛋选择
挑选40克以上、形状规整、蛋壳厚薄均匀的种蛋,避免畸形或沙壳蛋。
储存温度10-15℃,湿度70%-80%,存放不超过7天。
消毒处理
种蛋产出后半小时内,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(每立方米空间甲醛30毫升+高锰酸钾15克,熏蒸20-30分钟)。
入孵前再次消毒,孵化机内定期用百毒杀喷雾消毒。
二、孵化条件控制
温度与湿度
分阶段调控:
1-18天:蛋面温度37.8℃(冷天)或37.5℃(夏天),湿度60%。
天:转入出雏机,温度37.2℃(冷天)或37℃(夏天),湿度70%。
温度稳定性:温差不超过±0.5℃,可通过增减覆盖物或调整热水量调节。
翻蛋与晾蛋
每2小时翻蛋一次,角度90度,防止胚胎粘连。
孵化后期(17-19天)增加晾蛋次数,每次10-15分钟,降低蛋温。
三、孵化操作流程
入孵管理
种蛋大头朝上放置,交叉间隔排列,避免局部过热。
孵化机提前预热至设定温度,湿度达60%后入孵。
照蛋检查
****次照蛋(第6天):剔除无精蛋、死胚蛋。
第二次照蛋(第11天):观察胚胎发育情况,剔除弱胚。
第三次照蛋(第17天):准备移入出雏盘。
出雏管理
第20天开始出壳,21天基本完成。
出雏期间保持湿度70%,温度37.8-38.2℃,避免强行剥壳。
四、孵化后处理
雏鸡处理
雏鸡出壳后,待绒毛干燥、行动活泼时移入育雏室。
注射马立克疫苗,预防传染病。
设备消毒
出雏后彻底清洗消毒孵化机,用福尔马林熏蒸或百毒杀喷雾。
五、注意事项
种蛋污染:避免粪便、垫草污染,污染蛋需淘汰或单独消毒。
温度调控:冷天需适当提高温度,夏天需加强通风降温。
翻蛋角度:必须达到90度,否则影响胚胎发育。
湿度管理:前期湿度不足会导致胚胎黏壳,后期湿度过高则影响出雏。
六、数据参考
受精率:
孵化率:
孵化周期:21天
翻蛋频率:每2小时一次
湿度范围:前期60%,后期70%
通过严格遵循上述技术要点,可显著提高旧院黑鸡的孵化成功率,保障雏鸡质量,为后续养殖奠定良好基础。